
□王长海本报记者姚建平
4月19日~21日,齐齐哈尔市出现罕见特大暴雪、大风和降温天气过程,市区总降水量超过40毫米,降水初期为雨,在20日清晨转为降雪,24小时降雪量超过30毫米,属于特大暴雪量级;降雪期间极大风速达到7级以上,降雪前后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雪量最大的市区积雪深度达18厘米,多地棚室蔬菜农作物受灾。面对大风雪,全市所属各县区积极行动,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落实抗灾措施做好棚室保温
此次降水过程,低温和大风极端天气,对棚室蔬菜、秧苗产生冻害,大风刮坏大棚,棚室内温度低、湿度大易发生病虫害,同时对部分已经移栽露地的作物洋葱产生冻害。针对极端天气变化,全市积极做好棚室保温防病。对育苗大棚和蔬菜温室,抓紧组织农户清雪,对棚室进行加固。采取夜间用塑料薄膜或无纺布苫盖、加盖草帘或棉被等方式,做好棚室保温工作。
龙江县以雪为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1日当天,全县3372名网格力量和所有机关干部全部下沉到乡镇、社区开展清雪工作,全县14个乡镇、村屯出动铲车500多台,昼夜奋战,清理境内公路和村屯道路积雪。在做好清雪同时,龙江县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春耕生产。组织农户通过在棚外增加覆盖物,在棚内苗床加设小拱棚,加盖无纺布,喷施抗寒剂抗寒等方式做好水稻大棚和蔬菜大棚的保温增温工作。
加强指导服务减少灾害损失
各县(市)区组织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加强农业生产指导。对个别产生冻害的能补救的,及时采取措施全力补救;无法补救的,调整种植计划适时改种其他作物。对育苗棚内烂种、烂芽严重的及时清理、补救、改播,减少损失。对露地蔬菜查田补种,适时补苗。各县区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农村大喇叭等方式,组织动员农民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灾害对当前农业生产造成更大的影响和损失。
克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相关专家深入乡镇,帮助指导农民采取应对措施,加快棚室清雪增温,最大程度降低风雪天气造成的损失。目前,全县1038栋大棚抢时间清除棚室积雪,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启动大田播种奠定丰产基础
甘南县积极展开雪后防灾减灾工作,迅速组织人力做好农业设施加固维修工作,保证大棚秧苗正常生长。抓紧做好苗后调酸杀菌工作,加速秧苗恢复正常生长。对受到冻害且无法恢复的秧苗,及时催芽补播。
甘南县兴十四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331栋温室棚室被暴风雪掩埋,大棚内种植的香瓜、西瓜、草莓、大樱桃等作物受损严重,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及上市时间。兴十四村党委、村委会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80余人,迅速赶到棚室进行清雪,避免大棚内的果菜受到更大损失。
全市各地抢前抓早,集中人力和机械力量,及时启动大田播种。同时,加强水稻秧苗管理,各水稻主产区组织人员查棚看苗,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农户,发现病株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秧苗安全健壮生长。全市坚持农时标准,5月10日前结束大田播种。水田要在5月10日前结束泡田,5月23日完成插秧工作。确保农作物种在丰产期一次播种保全苗。
甘南县兴十四村组织人员全力清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棚积雪。
马洪军本报记者姚建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