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一诺 近日,我省多地气温骤降,遭遇倒春寒。极端天气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哪些影响?疫情之下,老人、孩子、不问冷暖的年轻人,特别是有严重原发病患者的易感人群,应做好哪些防护?22日,记者就此采访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两位医学专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脾胃科主任杨沈秋说,我省地处我国最北部,夏季短暂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哈尔滨市也因此被视为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因寒冷影响发生相关疾病的典型城市。许多喜好健身的人在温度较低时仍坚持到户外锻炼身体,因而酿成心梗、脑梗、冠心病、气象过敏、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突发事件。 杨沈秋表示,当前,哈尔滨市发生的确诊病例,除了境外输入、聚集引发疫情等原因,还与地域、个人的体质、气候变化有一定关系。我省“倒春寒”的出现,人体未能迅速做出反应而致病。杨沈秋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根据气温和天气情况来自我保健,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随气候变化而增减衣物,做好防寒保暖;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血栓性疾病的病人或者大于65岁的老年人,在气温骤降或冷空气过境时,须尽量减少晨练及户外活动,并按医嘱坚持服用心脑血管药物。 如何应对天气变化,预防呼吸道疾病?杨沈秋说,俗话说“春捂秋冻”,首先要注意天气变化,根据气温,适当添减衣物,注意保暖。其次,春发阳气渐生,适度锻炼身体能够强健体魄,提高免疫。但是不能过劳、过汗出。抗疫期间可以在家里做适当运动。第三,保证营养充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但不可肥甘厚味过度贪饮,易伤脾胃。第四,春季养肝正当时,除了吃好,还需要调节心情“肝喜条达”,肝气不舒,易生百病。第五,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要及时通风。倒春寒来临之际,注意防护就是重中之重。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及时就医。 “众所周知,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当遇到过冷刺激时,人体的热平衡调节机制就将被打乱,相应激素的分泌水平发生改变,进而使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整体下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教授孙世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因此,春季是流感、流脑等多种疾病流行或复发的季节。”他建议,要做到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增强体质、免疫力,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孙世晓认为,对于抵抗能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来说,在春季,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患者会明显增多。体质虚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要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同时要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多喝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血流畅通,而且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保证室内及时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在水果的食用方面,有几点要特别注意。”孙世晓说,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宜吃柑橘、柚子、草莓,但冠心病患者不宜吃含水量较多的西瓜、椰子等,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加重水肿。胃溃疡患者宜吃青绿色的香蕉,从而促进溃疡愈合,防止胃酸侵蚀胃壁,而黄熟的香蕉则没有这种功效。 春季是肝火旺的季节,肝火旺,则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孙世晓介绍,中医认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春季要少食酸,多增甘。酸性食物吃多了会使肝火更旺,而性味甘平的食物就可有效调节肝火。如果多吃些山药、韭菜等,对于清肝可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而肉类等油腻食物在春季不宜过多进食。酒精是肝的头号大敌,饮酒过度也会使脂肪堆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 此外,孙世晓特别提示,春季的新鲜水果一定要等它熟透转甜才能食用,不熟的水果太酸,吃多了也易伤肝。同时,要注意摄取适量维生素、无机盐和优质蛋白质。“医学研究表明,缺乏足够的维生素B容易引起春困,维生素同时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