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博会上,网红直播带货。 李贺本报记者姚建平摄
本报讯(记者姚建平)9月1日,历时5天的中国(齐齐哈尔)第二十届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暨百度VR云上绿色食品博览会圆满落幕。博览会取得丰硕成果,截至9月1日14时,展会共达成合作项目20个,其中,产业项目13个,平台贸易项目7个;产业项目合同总额达到62亿元,主要涉及食品加工、现代畜牧、陶瓷、养老、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签约市场化项目预计营业额70亿元。
本届展会绿色食品B2B贸易交易额实现50亿元,其中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合同销售49亿元;农产品直播带货B2C销售额约1亿元。展会设在云上,成为永不落幕的“绿博会”。截至目前,全网媒体曝光率达到5000万次,云上展馆域外访客数量达到3000万,点击率达到2亿次,开幕式11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500万人通过回放及电视新闻进行观看。
鹤城朋友圈越来越大。百度VR成为本届展会的最大战略合作伙伴,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法国华人旅行社协会、华为集团、大华股份等纷纷祝贺,中粮集团、金锣集团、牧原集团等企业分别与齐齐哈尔市各县(市)、区签订协议。大润发、京东、顺丰、苏果、沃尔玛等近30家集团采购商通过互联网和线下进行贸易洽谈。
举办模式手段高度创新。本届展会办在云上,推在网上,北京、上海、哈尔滨、齐齐哈尔4地联动。本次展会采取全程网络直播、云上展示。云上巡馆,由16县区主要领导集中对全国网友推介,这在全国是首次。本届展会开办直播120场,共计300余户企业及村集体参加直播。16县区分别通过抖音、快手、淘宝、京东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利用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服务全国粉丝。直播带货平台总流量超过1000万次,其中,讷河市15个乡镇的参展企业和合作社带来200余个特色农副产品走进直播间;碾子山直播现场,主播还与广大粉丝在线互动,以抽福袋和现场秒杀的形式调动大家参与直播活动。经济实惠的农产品吸引了不少网民进入直播间观看、购物,直播现场人气爆棚,货品更是供不应求。
市场化办会手段逐渐成熟。齐齐哈尔绿博会走过了20年,从2016年起,开始尝试线下办展市场化,基本确立市场化办展的模式。从本届展会开始,组委会精心准备,探索出一条云上展馆的开办模式,政府搭台,企业主办,网民互动,将绿博会开在齐齐哈尔之外,让全国网民、消费者和齐齐哈尔互动起来。本届绿博会除开设云上展馆外,还在北京、上海、哈尔滨设立技术、营销、服务中心,并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进行对接,初步形成了绿博会开在域外的基本模式,为今后云上、线下联动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