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扎根龙江 奉献 王仲奇:为了年轻人,恨不得把心掏出来 □本报记者米娜 走进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教授王仲奇的家中,年过古稀的王老正在读书,白发苍苍的王老没有拒人千里的感觉,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位慈祥、朴实、率真的老人。从1946年离开家乡河北省唐县,1949年到哈尔滨求学,离开家乡近70年,他把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龙江大地。 王老告诉记者,1960~1962年他在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并获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期间提出一种发动机新型叶片——弯扭叶片的三维成型理论和设计方法,使能量损失下降了30%~50%。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回忆往昔,王老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他告诉记者哈尔滨汽轮机厂是使用新一代弯扭叶片的最大受益者。 创造新成果,谈何容易?谈起艰苦攻坚的一幕幕,王老打开了话匣子。带领课题组补数学、补计算机、修设备、跑经费,领着学生们一起创建实验室,一切都是从无到有,有了实验条件和计算条件以后,他和课题组人员一起成天“泡”在实验室,睡在计算机房,那段岁月虽然很累,但很充实。窘、急、险、熬、忍、拼,经过十八般磨难,十几个春秋的拼搏,王仲奇紧紧扼住了“发动机弯扭叶片的气动成型理论、实验研究及数值计算”这一学科世界领先发展方向的学科咽喉,并由此产生了“叶片弯扭联合气动成型”的新概念。 简陋的工作环境,长期的昼夜拼搏,使他过早地患了多种疾病,萎缩性胃炎、心脏病、高血压、胆囊炎,这些病痛没有打压掉他一直的信念——培养优秀人才。 “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年轻人创造好条件、好环境,让他们把这摊事业接下来!”这是王仲奇最大愿望。 “我们有这样的老师带队,真的很幸福。一生节俭的王老有三个‘不怕花钱’,改善工作条件不怕花钱,送青年人出去参加学术交流不怕花钱,‘走出去,请进来’不怕花钱。他几次投资改建实验室,增设自动测试系统……”课题组的年轻老师在谈到王老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 王仲奇说,就是要营造一个高水平且又舒适的科研环境,让青年教师一心一意地扑在科研上。 为了年轻人,他恨不得把心掏出来。在哈工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他曾把心窝里的话端出来做临别赠言:第一,不要拒绝“小事”,因为大事是由无数小事组成的;第二,是高投入,包括精力和时间的高投入;第三,搞好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据我所知,过去有的同学‘眼高手低’,总想做‘惊天动地’的大事,结果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获取知识是艰苦的劳动,它是长年累月的积累过程。希望大家走上工作岗位后,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永葆自己的志气和锐气……”一腔热血,肺腑之言。 新生力量大学生创业者 创新 王茂林:乐观地专注做好1%可能性的事儿 □本报记者孙佳薇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季,王茂林有两份收获。一份是自己顺利的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信学院毕业;一份是他的创业团队的APP上线。毕业式那天,王茂林和其他同学一样,穿上学士服在校园里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前照了相,随后,便启程回到山东老家看望父母。 今年6月采访他时,他和他的大公卓越教育创业团队正在为叮咚学教育软件上线做准备。那段时间,持续的熬夜作战没有让他感到一丝疲惫,当心中的梦想或理想将要照进现实的那一刻,心跳加速的强音和即将成功的兴奋状态使他亢奋。王茂林说,那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那种力量很强大,也让人身心愉悦。 7月的一天,王茂林在微信里告诉记者,“叮咚学”作为一款家教类APP上线了。也有媒体报道称这是全国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发的“约师神器”。 王茂林大三时开始创业,但很快陷入低谷。“3个人每人掏了3000元,表面上运作得还挺不错,却因一些内部矛盾,最终导致三人‘分手’”。借钱还清了各种债务之后,王茂林决定重新整合资源。一次,他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创业失败的信息,恰巧被以前熟识的一个学生看到了。“他给我打电话,我俩一拍即合,5分钟我们就差不多定下来了,这有点不可思议”。他们还订立了8字合作方针: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有了资金和技术,公司成立了,但如何运作又是一个问题。 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王茂林就做好了与挫折为伍,与困难为伴的准备,但创业路上的荆棘远比他想象的更刺痛肌肤和心灵。“在面对创业逆境的时候,别沉浸在那99%的挫败感中,要乐观的去专注做好1%的可能性的事情。心态在创业过程中太重要了!”这是王茂林的体悟。 王茂林的家教实体店初具规模后,他开始着手打造线上的“家教超市”。为了寻找投资人,他在哈尔滨参加过十几次路演会,每次路演前的准备似乎都是把“苦”熬到了极致。熬夜制作PPT成了家常便饭,把手绘图转换成电子图就需要5天时间,一份十几页的PPT制成往往要花上半个月,而每次路演只有五分钟。更挑战耐性的是,针对不同路演,都要适时调整不同版本的PPT。 创业中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处于99%的绝望中。尽管APP教师版和学生版都已在百度、小米和360等平台上线快两个月了,但下载量却还是停留在三位数,这和预想差距巨大,同时也让单纯走技术路线的王茂林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口。他曾在经常活跃其中的创业圈中联络到擅长做互联网推广和运营的人,但因规模小风险大,此人拒绝加入团队。 最近,王茂林更多时候是对现在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本身的意义深度思考,他把团队的8字方针改为“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尽管,他知道从事创业必然要面对惊涛骇浪,充满挑战,但在他心里始终怀揣一份梦想,就是永不停歇地追逐令自己感到幸福的东西。 大兴安岭守护绿色 坚守 雷开荣:25年的“塔上人生” □李长军本报记者米娜 防火瞭望员被誉为“大森林守护神的眼睛”,每天需要24小时的不间断瞭望,她们长年与深山和树林为伴。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及时传递数百条甚至上千条信息。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森林防火瞭望员雷开荣就是这“眼睛”队伍中优秀的一员。 雷开荣所在的1081瞭望塔管护面积达12600公顷。位于大兴安岭呼中、塔河、阿木尔三局交界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雷开荣和丈夫戎喜连自1990年结婚后就来到这座海拔最高,条件最差的防火瞭望塔上工作和生活,这一干就是25年。 第一次爬上在秋风中晃动的塔顶,雷开荣往下瞅了一眼就不敢动弹了——飘动的云雾形成了视觉误差,仿佛塔楼随时要倒似的。出去瞭望时,她颤颤巍巍地将身体紧贴着塔楼子板墙,不敢往栏杆边上站。尽管这样,雷开荣仍然风雨不误日夜坚守在岗位上,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任务。 山中的岁月,最难耐的是孤独与寂寞。闲着无聊,她就通过看报纸、听收音机打发时间,“我已经听坏了十多台收音机。”说起自己的“成绩”,雷开荣显得有些自豪“这几年有了智能手机,可以下载一些小说、电视剧,生活在一点点地变好。”雷开荣说,长时间没人沟通,心里就像有块石头堵着,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对着四周的群山大喊几声,抒发心中的积郁。 时光流逝,不仅改变了雷开荣的容颜,也让她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有人曾问她,“你觉得这么做值吗”?她说:“人这一辈子,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是一名瞭望员,保护森林及时发现火情是我的工作职责,工作虽枯燥,但让我干,就定会把它干好。” 作为一名防火瞭望员,这位“空姐”可不简单,她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目测的方位和距离特别精准,无论天气状况怎样,在她的瞭望施业区内只要有一丝情况,都会被她发现,并及时准确地报告出具体位置。同事都说,多年的瞭望工作让她练成了一双“火眼金睛”,经她观测的火情火警地点与实际起火点误差不超过200米。 “在防火办干了27年,打过多少次火我都记不清了,但2003年雷开荣报的一次火警我却记忆犹新。”阿木尔林业局防火办党总支书记王占平说,扑灭山火,通过GPS打点发现,与实际起火坐标相比,仅有不到1分的误差…… 雷开荣25年如一日,日复一日的单调、乏味、寂寞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思念家人苦,寂寞更苦。但她也有乐,乐在守护了一片绿色,守护了一道生态屏障,特别是看到眼前的绿色在不断延伸,林区内的动植物资源不断丰富,心里所有苦都化做了欣慰之甜,所有的付出都觉得值得,就像这无边无际的绿色一样。就是在这样苦乐交织中,送走了一个个春夏秋冬,迎来一个个寒霜酷暑。 油田后生创办科技公司 开拓 葛文化: 我要掀起一场厨房革命 □本报记者孙佳薇 见到葛文化时,他的脸上还挂着没有消退的倦意。从大庆赶到哈尔滨,逗留时间不到24小时里,一直在忙。作为我省发现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当家”,葛文化以创新科技型企业选手身份参加了一档寻找合伙人电视节目的录制,现场录制中,他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和精准的表达,使台下的投资方对自己公司研发的这款会做饭的机器人从好奇、疑问再到信任,最终达成合作的目标。这对平时善谈、对产品介绍烂熟于胸的他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上台之前打好的腹稿并没有完全呈现出,这给他留下些许遗憾。不过,台下一位投资方愿意出资2000万元与他“联姻”的承诺,让多年走南闯北的葛文化在和对方握手时,还是表现出难掩的激动。而在参加节目录制的前一个小时,葛文化还坐在省政府相关业务部门的办公室里,和主管领导探讨自己公司的运营状况以及近期的规划。 “2000万元不算多,但就公司现状而言,可以帮我们缓解产品更新升级的后顾之忧。”坐在记者对面,葛文化拧开一瓶矿泉水快速地喝一口,这是他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两点喝的第一口水。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庆人,葛文化也曾和那些承载这座城市荣光与梦想的油田后代们一样,在庞大的固有体系里遵守着“子承父业”规则。他曾以为,会像自己父亲那样,固守在与油田打交道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年华。但他心底总是被一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声音召唤,于是,在那个还把梦想称之为事业的年代里,葛文化遵从了内心的选择,离开了生活几十年的城市,带着被铁人精神浸染的执着,大胆谋划起自己的未来。45岁那年,葛文化携着浓浓的乡愁从外地回到大庆,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取名为“发现者”。同时,一款会烧菜的机器人进入技术研发阶段,并注册到了“御厨娘”商标。“其实是先有的厨房机器人的理念,才去注册公司的。”葛文化最初提出这个理念时,曾被无数人质疑和嘲笑,就连他高薪聘请来进行研发的6位博士,也都相继婉转劝说“再三思”。能让他坚持把这个理念实现的是自己多年在外闯荡的见识和不断完善的学识,可能,更重要的就是骨子里流淌的“油田后生”那份对实现奋斗目标的执着与坚定。就像当年决定去外打拼时,父亲凝眉转身的背影、母亲说的那句“抱着铁饭碗不要,折腾啥”的嗔责、妻子叹息“人到中年要有稳定生活”的无奈,都没能挡住葛文化追逐自己人生价值的脚步。 2014年,“御厨娘”问世,这款能炒出8款不同味道菜肴的机器人,完成了葛文化“中餐标准化”的设想。 葛文化在最难熬的时光里,学会咬着牙度过,并一路狂奔不言放弃。如今,“御厨娘”拨开云雾见晴天,葛文化把销售公司放到了天津滨海开发区,他誓言要让“御厨娘”的名气走出黑龙江。一些企业主动去公司参观展示,一些地方政府不断找到他,给出优厚的政策,动员他把公司迁移到属地产业园,他拒绝的理由很简单:“我的根在大庆。” 如果梦想在内心生根,便有了固守和坚持。对几十年浸淫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葛文化而言,这份信念将继续引领他在生命的后半程一直向前奔跑。 王仲奇 葛文化 雷开荣 王茂林 本报记者刘心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