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贞堂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五个要发展”的根本路径之一,就是向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要发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还提出,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建成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对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我省水资源丰富,如何将丰富的水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我们亟需研究的课题。 水利建设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但却一直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短板”。目前我省水资源利用和水利建设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五低”,即:水资源开发程度低,全省水库有效库容仅占水资源总量的19%;防洪工程标准低,全省四五级堤防长度占总长度的82.5%,新建设的松、嫩、黑三江防洪工程还没有完全形成防洪能力;灌溉工程水平低,灌溉面积仅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31%,而机电井灌溉面积又占灌溉总面积的76%;用水效率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水土保护水平低,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8%。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水利建设要实现理念、方向、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创新,才能将丰富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我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创新水利建设理念。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应当充分利用本地水、合理利用过境水(嫩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适地利用处理水、节约利用远调水(跨流域调水),确保用水安全;在水利工程体系方面,控制洪水建设江河高标准防洪体系,增加供水建设高水平城市与农田的供水与灌溉体系,扩大水面积建设优美水岸线与水环境体系,降低水流速建设绿水青山水土保持体系;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做到工程占地最少、外引水量最小、影响环境最微、工程本身最美、工程效益最高,达到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安全;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面,发扬工匠精神提升设计质量、发扬创新精神提升龙江特色、发扬时代精神提升工程艺术。 二、要创新水利建设方向。笔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利工程建设应当开辟以下两个新方向。一是以保障粮食生产为目标的大型灌溉工程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粮食品质,灌溉工程是最为基础的工程。在我省东部,应重点加强灌溉工程的功能优化,达到减少占地、提高灌溉面积的目的。在我省西部,重点解决干旱、洪涝、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水土灾害,着手研究盐碱地改良灌区、风沙地改良灌区、黑土地保护灌区、旱田高效节水灌区、水田高效节水灌区等五大灌区规划设计。二是为风能发电配套的抽水蓄能绿色水电站群建设。根据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最新研究成果,全省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3亿千瓦;但风电极不稳定,需要水电调节与配合。按有关专家研究,当水风电装机比为1:3时,电网可平稳运行。因此,为了节能减排,充分利用风能,应当加强抽水蓄能绿色水电站群的规划设计,在牡丹江、呼玛河、巴兰河等河流上规划建设梯级抽水蓄能水电站群,装机总容量应达到800万千瓦以上,使风电站装机超过我省现有电站装机总容量,最终达到取消燃煤电站的目标。 三、要创新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 规划设计只有变成了实际工程才能造福于社会,因此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水平非常重要。一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水平要高、质量要硬。规划设计部门要 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新时期治水方针”等新政策新要求做好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努力在短时间内达到批复部门的要求、获得监管部门赞同。二是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认识要高、力度要硬。建设主体部门要按照“国民经济基础设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措施”等新政策新要求推进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与协调,加强筹措配套资金、征用建设用地、组建管理队伍的力度,为建设施工做好各项准备。三是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技术要高、能力要硬。施工单位要本着“建一处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理念,发扬工匠品质,使用最新的施工设备与技术、组织最好的能工巧匠与专家,用最短的时间将精品工程建设在大地上。四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理念要高、措施要硬。资金筹措引入银行贷款、政府债券、PPP(公私合作)等模式,施工管理引入EPCM(设计单位施工全过程服务)、代建制、施工总承包等管理模式,让市场理念配置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达到节省成本、高效建成工程的目标。 (作者系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